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皮肤科 > 冻伤冻疮 > 冻疮
编号:10172742
冻疮的药物治疗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3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报
     冻疮是由于寒冷潮湿引起的皮肤局部微循环障碍,局部皮肤呈紫红色水肿性不规则红斑,有灼热和瘙痒感,重者出现水泡、溃疡。目前治疗冻疮的药物不多,现对冻疮的病因和治疗药物做一简述,供患者参考。

    冻疮病因皮肤局部小动脉因寒冷发生痉挛性收缩,血流受阻,组织缺氧,以致组织细胞受损,随后小静脉痉挛,导致此处小动、静脉间的毛细血管扩张,渗透性增加,组织水肿,血液黏度升高,形成紫红色水肿性红斑(冻疮)。

    药物治疗樟脑及复方制剂:樟脑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但临床上单用樟脑治疗疗效不佳。樟脑常常与辣椒酊、桂皮油、冰片、颠茄酊、苯酚等组成的冻疮消、冻疮涂膜等复方制剂,治疗冻疮均有一定疗效。

    肝素冻疮膏:肝素冻疮膏系肝素钠与VE组成的复方制剂。肝素具有抗凝作用,可降低局部血液黏度,配合VE治疗冻疮,疗效较樟脑类制剂好。双嘧达莫乳霜:双嘧达莫有扩张血管、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。用此乳霜治疗286例冻疮患者,经5~7天,痊愈279例,效果很好。

    硝苯地平:冻疮患者109例,用硝苯地平10毫克治疗,每天两次,口服,多数患者用药后72小时奏效,疼痛、痒症状3~5天消失,效果很好。硝苯地平治疗冻疮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,有待进一步研究,经应用多普勒激光速计观察皮肤血流变化,发现治疗后患处皮肤血流量平均增加180%。实验和临床观察认为,可能是与部分抑制α1肾上腺素受体,使皮肤血流量增加,或与抑制5-羟色胺(5-HT)等致敏物质的释放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有关。

    山莨菪碱(654-2):口服山莨菪碱5~20毫克/次,3次/天,肌注20毫克/次,3次/天,或外用0.3%~0.5%的软膏治疗冻疮很有效,且治愈时间多在7天内。对有溃疡形成者应与抗生素联用,如红霉素、新霉素。

    蛇油冻疮膏:此药用途范围广,由冻疮引起的红肿、疼痛、痒、干裂、溃疡,均可使用,效果良好。治疗红肿、疼痛、干裂患者394例,经3~5天,痊愈387例;经5~7天,痊愈7例。治疗方法:使用前,将冻疮患处用温开水加少量食盐浸泡15~20分钟,擦干,取蛇油冻疮膏均匀涂于患处,轻揉2~3分钟,每日4次,用量视患处大小而定。, 百拇医药